主页 > 财经 > 企业 > 内容

内蒙古:十数次信息公开申请 难解征地黑幕 政府推诿遮掩过错

2025-11-11 16:56来源:未知关注:作者:芳子

本站讯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,何子清的250亩承包地宛如一面照妖镜,映照出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公然违规、补偿不公和信息黑箱。2023年至2024年,他十数次向内蒙古三级政府及多部门申请信息公开,只为一个简单答案:谁征用了他的土地?为何补偿款通过私人账户流转?然而,政府的回应却是推诿、遮掩和自相矛盾的“踢皮球”。这起事件暴露了征地乱象的核心痛点——权力滥用、流程失范和问责缺失。

          (承包协议进行了公证)

合法承包变“荒地宝藏”,政府征用却演补偿闹剧

1997年4月,何子清与合伙人卢国政承包了伊金霍洛旗原果园的250亩“五荒地”(荒山、荒沟等)。承包程序严格合法:经果园职工联名认可,并由伊金霍洛旗公证处公证(公证书号:1998伊公证字第187号)。十数年耕耘,何子清投入巨资种植麻黄、松树,将荒沙丘变为“黄金地”,成为家庭经济支柱。但政府的征地操作,却将这份心血碾为废墟。

2010年前后,伊金霍洛旗以“旧城改造”之名征用土地。政府初定补偿仅109万元,被何子清拒绝——按同类地块标准,他应得4200万元。经何子清向有关部门反映,政府单方面将补偿增至669万元,未经何子清明确同意。总计669万元的补偿款交付方式也荒诞至极:109万元经旗农牧局账户转给合伙人,560万元竟通过私人张某耀账户转至何子清妹夫。整个流程无评估报告、无社会公示、无征收协议,土地用途和性质变更成谜。何子清质问:“正规补偿为何走私人账户?669万元远低市场价,乌兰木伦河畔的地块,被贱卖还遮遮掩掩。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(560万补偿通过私人账户转款)

信息公开申请十项,三级政府踢皮球式回应

为揭开真相,何子清自2023年5月起,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、鄂尔多斯市政府、伊金霍洛旗政府及住建、发改、财政、自然资源等部门提交信息公开申请。请愿书直指核心:

征收单位名称;

补偿款总额、支付方式及收款方;

补偿安置明细和标准;

评估报告;

土地征收公告;

土地招拍挂文件;

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;

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;

国有土地使用证;

发改委立项文件。

然而,政府回应成了“责任迷宫”:

内蒙古自治区政府、鄂尔多斯市政府推给旗政府:“找伊金霍洛旗处理。”

内蒙古住建厅甩锅自然资源厅和发改委:“不属我管。”内蒙古财政厅、自然资源厅踢回旗级:“问旗自然资源局。”鄂尔多斯市住建局、发改委推诿:“信息不掌握,找旗部门。”伊金霍洛旗政府仅转交申请给自然资源局,再无下文。这种层级推诿,赤裸裸暴露了行政体系的失灵与傲慢。

            (成交确认书)

土地挂牌拍卖证据确凿,政府辩词自打嘴巴

在推诿中,一丝真相浮出水面。

伊金霍洛旗自然资源局答复称“无相关信息”,却意外提供了土地招拍挂文件:2009年6月,一房产公司以1199万元竞得200亩土地;2014年8月,另一公司以7279万元拿下132亩土地。证据显示,何子清的地块被高价出售,用于住宅开发。但更讽刺的是,2025年3月,该局出具《告知书》,诡辩称:“这不是征地,是果园转制补偿,由旗农牧局和国资局实施。”

何子清怒斥:“转制?土地被挂牌拍卖成楼盘,政府却说不是征收。若真转制,为何不公开流程?” 自然资源局早期还声称“土地未经过收储中心”,与拍卖文件直接矛盾。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辩解,揭露了政府试图以“文字游戏”掩盖征地过错——补偿款私人流转、评估缺失、公告空白,全是违规铁证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(承包地已变成了这样)

              (自治区的告知书)

十余年维权困局:政府过错何时问责?

何子清的困境已持续十余年:土地被夺却不知被谁征收,补偿被克扣却无处申冤,信息公开被踢皮球却无问责。他的诉求朴素而尖锐:查清土地以谁的名义征收、什么价格被卖,让阳光照进黑箱。但政府的回应,是沉默、推卸和自相矛盾。

政府征地补偿本该透明公正,却沦为权力寻租的通道;信息公开本该保障公民知情权,却成了部门互踢的皮球。何子清一案,并非孤例,它是内蒙古乃至全国征地乱象的缩影——当政府以“发展”之名行强占之实,公民权益便成牺牲品。真相不大白,问责不落地,这类闹剧只会循环上演。何子清誓言穷尽法律途径:政府若不纠错,黑幕终将被撕裂。(记者魏民)

原文来自腾讯:https://page.om.qq.com/page/OUhszKrQQl8MwYxzVBD1XpOQ0

版权声明: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
热门排行
推荐文章